top of page
Search

渴望親密關係,又懼怕親密關係,這是怎麽回事?

渴望愛與被愛,這是人的基本需求。


但生活中,又有很多人懼怕進入親密關係。

比如,有的女生明明很想談戀愛,但如果自己喜歡的那個男生和她表白後,她會害怕,甚至不願再靠近對方。

從心理學角度來說,這個女生就是親密或戀愛恐懼者——在愛情面前會表現得很矛盾,既想靠近又不斷拒絕,以及有時會莫名變得“忽冷忽熱”,抗拒和對方分享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。

那麽,這種“不見又想念,相見又討厭”的心理,到底是怎麽回事呢?




01. 懼怕親密關係,或許和依戀模式有關


人們對親密關係的渴望,來自人類的依戀本能,而那些懼怕親密關係的人,很可能與依戀模式有關。

英國精神分析學家約翰·鮑爾比提出的依戀理論,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的依戀模式。

他通過研究1歲孩子和撫育者(主要是媽媽)的互動中發現,孩子和媽媽的依戀關係主要有三種:包括「回避型依戀模式」(媽媽離開和回來,都沒什麽反應)、「焦慮型依戀模式」,以及「安全型依戀模式」(在意媽媽的離開,但不會生媽媽的氣,只要媽媽回來就覺得安全,不哭不鬧),而那些渴望親密關係,又懼怕親密關係的人,很有可能是那種「焦慮型依戀模式」,即他們小時候看見媽媽離開時,會一直哭鬧,但是當媽媽回來後,會特別憤怒,好久才能平靜;他們渴望媽媽關心自己,又擔心媽媽再次離開。

當他們帶著這種依戀模式走進親密關係時,也是如此,一方面渴望和對方親近,另一方面又害怕對方離開,經常用生氣、討厭對方的方式來確定對方是否在意自己。

其實,他們是把小時候和媽媽習慣的相處模式放到了和伴侶相處中,這是習慣的力量所致。





02. 懼怕親密關係,或許是害怕受傷


我們常說,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草繩,那些害怕走進親密關係的人,很可能是以前受過傷,害怕再次受傷,所以即使內心渴望愛情,也不敢貿然進入。

在他們看來,只要自己不開始,就不會再次受傷。

其實,他們在把曾經的“傷“誇大化,認為自己無法承受,進而不斷告訴自己,那種傷害(主要是被拋棄的感覺)很可怕。

另外,曾經的傷也可能不是他們自己經歷的,而是身邊的親人,尤其是父母。

也就是說,父母感情不好的孩子,長大後容易害怕受傷,因為他們親歷過那種糟糕的婚姻給自己帶來的傷害,他們當然不想再次經歷。

這也解釋了,為什麽父母婚姻不幸的孩子,很容易不相信愛情。



03. 懼怕親密關系,或許是擔心暴露真實的自己


我們都知道,愛情是有保鮮期的,一旦過了甜蜜的絢麗期,就會進入了幻滅期,而之所以稱為幻滅期,就是因為兩個人開始暴露出彼此的缺點,進而引發各種矛盾或衝突。

這也解釋了,為什麽愛情需要磨合期。

那些害怕進入親密關係的人,很可能是在擔心暴露真實的自己後,伴侶不喜歡自己,因為缺點讓他們感覺“自己不夠好,不值得被愛”。

其實,他們在把自己和對方理想化,希望各自成為完美的人,進而擁有完美的婚姻。




04. 懼怕親密關係,或許是恐懼失去自我


有人說,婚姻是愛情的墳墓,其中最常見的說法是,婚姻束縛了人的自由。

而那些害怕走進親密關係的人,很可能也是在擔心自己在婚姻中失去自由,變成婚姻的奴隸,沒有自我。

比如,有人習慣和伴侶相處時各種“作業”,他們就是想證明自己在婚姻中的主導權,以避免淪為婚姻的犧牲品。

其實,他們這樣想,是把愛情和自我完全對立起來,認為兩者是不相容,“你死我活”的狀態。





05. 愛情,是一場值得的冒險

前面,我們分析了那些戀愛恐懼者害怕走進親密關係的可能原因,包括焦慮型依戀模式、害怕再次受傷、擔心暴露真實的自己,以及恐懼失去自我。

其實,這些恐懼可以通過轉換思維方式來逐漸化解:


1) 對於那些害怕受傷不敢走進親密關係的人,可以這樣想,自己和之前不同了,曾經受過傷的自己已經強大了,因為我們可以從過往中提升自己愛的能力;同時,還要不斷提醒自己,父母失敗的婚姻可以作為自己學習經營愛情的反面教材,這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再次受傷。


2) 對於那些擔心伴侶了解自己缺點而疏遠自己的人,可以這樣想,誰都是不完美的,伴侶亦如此,而走進戀情正好是彼此成長的機會,更何況,深度關係就是在展現真實的彼此過程中構建的,所以不用那麽在意暴露真實的自己。


3) 對於那些害怕在婚姻中失去自己的人,可以這樣想,親密關係在束縛自己的同時,也會拓展自我;還讓我們擁有對抗時間的能力(多了一個愛自己的人,會延長我們在世界上的時間),等等。

當然,如果我們能夠換一種方式來看待戀情,意識到自己的成長,依戀模式也就從焦慮型逐漸轉變為安全型。


總之,愛情是一場值得的冒險。


正如“從'我'到'我們'的過程,就是一場冒險之旅。所有的冒險故事裡都有危險,但這些危險不是重點,主人公藉由這些危險獲得的成長,才是重點。”

接下來的問題是,我們是否願意借助愛情來獲得成長!

0 comments
bottom of page